近日,某知名歌手在一档节目里透露自己患有强直性脊柱炎,病情曾严重到不能入睡,甚至需要坐轮椅出行。这个曾被称为“不死癌症”的疾病再次走进了大众的视野。
事实上,不仅是娱乐圈中的明星,强直性脊柱炎的疼痛折磨着几百万国人。数据显示,中国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约有400万,很多人因此病饱受痛苦。
2015-2025年我国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数量及预测
数据来源于《2021年中国强直性脊柱炎治疗药物市场分析报告-产业规模与发展机会预测》
那么,强直性脊柱炎到底是种什么病?
强直性脊柱炎
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风湿免疫病,是以中轴关节炎、外周大关节炎和指/趾炎症为特征的全身病变。患者会有剧烈的疼痛,正常的走路会受到影响。严重者发生脊柱畸形,甚至整个脊柱无法正常弯曲,如同一根竹子。
强直性脊柱炎一般起病比较隐匿,早期可能无任何临床症状,有些病人在早期可表现出轻度的全身症状,如乏力、消瘦、长期或间断低热、厌食、轻度贫血等。由于病情较轻,病人大多不能早期发现,致使病情延误,失去最佳治疗时机。
虽然名字有“脊柱”,其实这个病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骨科疾病,而是人体免疫系统出现紊乱的结果,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。
正常情况下,我们的免疫系统会在病原进入人体后产生抗体,并与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,最终由巨噬细胞将其吞噬并清除。
强直性脊柱炎,就是免疫系统出现误判,将正常人体组织,比如脊椎的椎体和椎间盘当成需要清除的“坏东西”。
这会引起脊柱、骶髂关节等的无菌性炎症。反复的炎症刺激会引起脊柱的强直和韧带的骨化。
发展到后期严重时,可能导致关节的“融合”,脊柱形成“竹节样改变”,导致活动困难和关节畸形。
强直性脊柱炎并没特效药。一直以来,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治疗主要依靠非甾体抗炎药和抗风湿类药等。然而此类药物有毒副作用,价格昂贵且需长期服用。
经过20多年的研究,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孟颂东团队研究发现,高浓度的GP96通过TLRs(主要是TLR2/4)可以激活NF-κB通路,上调FoxP3的表达,从而增加Treg的数量并增强其抑制功能,使过强的免疫系统重新恢复稳态,从而治疗强直性脊柱炎。热休克蛋白GP96与非甾体抗炎药和抗风湿类药等药物相比,没有明显毒副作用,无需长期服用,安全有效。(国外用自体肿瘤提取GP96开展多项临床试验,试验结果表明GP96安全性好,毒副作用低,没有相关的Ⅲ或IV级不良事件的报告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