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大众的普遍认知中,男性相较于女性往往被视为拥有更强健的体魄,因而下意识地觉得男性具备更为强大的免疫力,能够更为有效地抵御各类疾病的侵扰,相比之下,女性则似乎更容易受到疾病的威胁。
“输”在起跑线的男性
据国家卫健委2018年的统计数据显示,我国女性的平均寿命是77.37岁,而男性只有72.38岁,差了整整五岁。为何会相差这么远呢?
从基因层面看,女性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。女性拥有两条X染色体,而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。一些与免疫相关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,这使得女性可能具有更多的免疫相关基因储备。一项发表在《免疫》杂志上的研究显示[1],男性感染新冠病毒后比女性更容易出现重症,并且死亡风险更高,而这很可能是由于女性对病毒的免疫反应比男性更强造成的。
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免疫学家亚当·莫瑟在研究中发现[2],相比男性,女性体内的肥大细胞能够触发更积极的反应。而肥大细胞是机体免疫系统中的一种特殊白细胞,可在第一时间对入侵的病原体产生反应,协调机体免疫功能。由此可证明女性免疫力比男性好。
“不平等”引起的健康隐患
尽管上面提到女性比男性拥有更强的免疫力,但免疫力并不是越强越好。一个强大的免疫系统可能会在抗击病原体的同时,释放出大量的炎症介质,有时甚至会过度反应,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过敏反应等问题。
研究显示[3],自身免疫性疾病影响着全球约8%的人群,其中78%是女性。
如何做到免疫平衡?
免疫平衡是指免疫系统的各种功能和成分之间保持一种稳定、协调的状态,对于维持人体健康至关重要。要做到免疫平衡,可以从生活方式、饮食、心理、运动等多方面入手。
1.健康的生活方式
充足睡眠。睡眠过程中,身体会进行自我修复和调整,免疫系统也会得到恢复和强化。建议每天保证7-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,避免熬夜和作息不规律。
戒烟戒酒。吸烟和过度饮酒会损害免疫系统,削弱免疫细胞的功能,增加感染和疾病的风险。
2.合理的饮食
保证每天摄入各种营养素,包括蛋白质、碳水化合物、脂肪、维生素和矿物质等。多吃新鲜的蔬菜、水果、全谷物、瘦肉、鱼类、豆类、坚果等食物,以提供免疫系统所需的营养物质。
3.适度的运动
如快走、慢跑、游泳、骑自行车等,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,或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。有氧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,提高免疫细胞的活性和数量,促进血液循环,有助于维持免疫平衡。
4.接种热休克蛋白-疫建04
基于Treg和pDC表面受体设计激活型激动剂疫建04,活化Treg、pDC等免疫调节细胞,恢复免疫平衡,治疗自身免疫疾病。